要聞/影音市政/社福醫療/環衛交通/建設產業/財經消費/休閒人物/政治藝文/教育

語音/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高醫:老年非典型低血糖需注意!

2023-10-20  16:51
瀏覽數: 
語音/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高醫:老年非典型低血糖需注意!

▲高醫表示65.2% 的患者在夜間發生低血糖。研究也發現認知功能障礙、心臟衰竭和憂鬱症的患者較容易有夜間低血糖出現。

Kaonews焦點新聞/報導】重陽節將至,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不可不慎。75歲的羅先生跟兒子一起來到診間,兒子表示爸爸最近比較奇怪,有時會忘記他是誰,半夜會比較激動還會跌倒。羅先生表示,七月時醫師改成晚餐前施打胰島素,而停藥之後情況就比較好,是不是藥有甚麼問題啊?最近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老年醫學科的診間裡,常會有這樣的對話上演,其實這是老年低血糖作祟。

1128月的內政部統計,目前65歲以上高齡人口佔全人口約18%,而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臺灣 65 歲以上民眾高血糖的盛行率約為 27.8% 。老年糖尿病患愈來愈多。糖尿病有許多慢性併發症,嚴格控制血糖可以預防或減緩相關併發症的發生,但是照護高齡長者時,也要注重低血糖風險。 糖尿病的控制,除了藥物之外,飲食、運動、避免肥胖、戒菸、控制血壓和血脂肪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老年糖尿病患的情況會更複雜,需要病人、家屬和照護團隊一起合作,讓照護品質可以更加提升。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老年醫學科謝正芳醫師表示,低血糖的症狀可能會手抖、心悸、焦慮 、冒汗和飢餓,但也有可能會頭暈、無力、嗜睡、混亂、癲癇發作和昏迷。特別是老年人共病多,症狀不典型,常不容易診斷。低血糖太嚴重時間太久,也可能會導致腦死,不可不察。夜間低血糖在老年且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並不少見,但常被忽略。舉例來說,2023年發表在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的一個叫HYPOAGE的研究。針對75歲以上且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自我監測血糖和使用連續血糖監測來分析血糖狀況。追蹤28天,使用自我監測血糖約有37.6%的病患有低血糖事件(<70 mg/dl),但使用連續血糖監測時有 65.2% 的患者在夜間發生低血糖。他們的研究也發現認知功能障礙、心臟衰竭和憂鬱症的患者較容易有夜間低血糖出現。

另外其他可能造成低血糖的危險因子包含有飲食不正常(如使用藥物後太晚進食或進食量較少)、運動量增加、用藥錯誤、飲酒、慢性腎臟病等,因此當糖尿病患的飲食、運動量、生活作息、藥物改變或是有急性病症時都要特別留意,可能都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所以不要因為高齡就不監測血糖。適時的監測血糖以及合理的懷疑是否有低血糖的症狀是提早發現低血糖的不二法門。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老年醫學科方姿蓉主任進一步說明,老年糖尿病患由於身體較脆弱、合併慢性疾病較多,是低血糖的高危險族群,要安全的控制血糖,醫師、病人和家屬的配合都不可少,藥物的使用也要適時的調整,並非一切都是一成不變的,定期監控血糖是照護糖尿病基本功課之一。低血糖是常見但是可能會被忽視的臨床問題,輕者可能沒有症狀,嚴重的則甚至會致命,定期監控血糖,留心低血糖的可能症狀,才能提早發現和預防,重陽節到了,祝各位長者身體健康,同時勉勵大家,不要怕面對疾病,才能控制疾病。

Copyright (c) since 2006 KAO News International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中心 廣告刊登 聯繫我們
發佈消息為 Kaonews焦點新聞 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於任何媒體,歡迎投稿及連結。



首頁 要聞/影音市政/社福醫療/環衛交通/建設產業/財經消費/休閒人物/政治藝文/教育